您的位置:首页 > 交通资讯
交通资讯
您的位置:首页 > 交通资讯

汇聚智慧 赋能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新能源汽车领域人才培养优秀案例研讨会圆满举行

发布时间:2024-12-29 点击数:48

2024年12月27日,中国职工教育和职业培训协会主办,广州市交通技师学院承办,广东省职业教育和技工教育协会协办的新能源汽车领域人才培养优秀案例研讨会在广州市交通技师学院科教城校区成功举办。会议旨在汇聚行业智慧,共同探讨新能源汽车领域人才培养的新思路、新模式、新路径,助推新能源汽车领域高技能人才培养,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

会议全景

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广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增城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中国职工教育和职业培训协会、广东省职业培训和技工教育协会、深圳市职工教育和职业培训协会,中国质量认证广州分中心等有关领导、专家,广汽集团、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宝马培训学院、深圳技师学院、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等国内产教融合知名合作企业与院校代表齐聚一堂,分享新能源汽车领域人才培养优秀案例,探讨行业协会、院校和企业在新能源汽车人才培养、科研攻关、科技服务等方面的协同合作,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创新链、产业链有机衔接,实现教育与产业同频共振、企业和院校共赢发展。研讨会由中国职工教育和职业培训协会副会长王瑞主持。

中国职工教育和职业培训协会副会长王瑞主持研讨会

广州市交通技师学院党委书记任惠霞致欢迎辞

会上,广州市交通技师学院党委书记任惠霞致欢迎辞。任惠霞书记指出,学院主动对接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锚定新质发展,汇聚优势资源,与世界500强、行业领军以及“专精特新”企业合作深化产教融合,不断探索校企合作协同育人的新模式、新方法、新路子。

任惠霞书记表示,学院率先开设新能源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并将该专业建成人社部全国技工院校工学一体化第一阶段建设专业,工信部第一批产教融合建设试点专业,与广汽埃安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携手建成广东省汽车产业就业培训基地,致力将新能源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建成全国示范、辐射港澳,引领东南亚的头部专业。

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技能人才培养的必然路径

广东省职业培训和技工教育协会会长、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原厅长欧真志在讲话中表示,本次研讨会对于贯彻落实国家新能源关于加强新时代技能人才建设和要求,服务国家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有利于推动和促进广东省在技能人才的培养评价方面的相关工作,为地方职协服务经济产业发展的大局,做好人才培养工作做出示范。

广东省职业培训和技工教育协会会长、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原厅长欧真志讲话

欧真志会长指出,广东省作为技工教育技能人才培养规模最大的省份,高度重视技工教育和技能人才的培养,庞大的技能人才队伍又服务和支持了全省经济产业快速发展,两者相辅相成。他回顾了新能源汽车产业近年来的迅猛发展,提到广东作为中国新能源汽车生产体系的重要支撑,广东技工教育服务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行动迅速,成效显著,并强调:“要解决好蓬勃发展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对技能人才的需求,还是要坚持走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办学路子,走工学一体的培养模式。坚持技工院校、职业院校系统教育培养和培训机构专业培训同时进行。”

欧真志会长介绍了广东省大力推行“产教评”生态链建设的做法,即“通过龙头企业出岗位、出标准、出师傅,技工院校出学生、出老师、出教学资源,政府出政策、出资金、出管理,来推动龙头企业联合产业的上下游企业,与技工院校建设产教评‘生态链’。”广东省已经遴选出170多家的“产教评”生态链,推动了技能人才的培养和评价工作。

中国职协数字化转型项目组主任孙敏主持案例分享环节

新能源汽车领域人才培养优秀案例分享环节,来自粤港澳大湾区的企业、院校和机构的专家学者们作为技能人才的核心需求和供给方,作新能源汽车领域人才培养优秀案例分享,共同探索技能人才培养、评价创新模式。案例分享环节由中国职协数字化转型项目组主任孙敏主持。

广汽集团官方有限公司培训中心高级经理饶军作“广汽集团技能人才培养分享”主旨演讲

宝马培训学院课程开发高级经理赖航作“新能源技师人才培养案例”主旨演讲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后市场产教融合经理赵斌作“打造产业新生态,构筑人才培养新模式——宁德时代全球新能源后市场人才培养创新实践”主旨演讲

广州市交通技师学院副院长伊晓浏作“新能源汽车领域人才培养案例分享”主旨演讲

深圳技师学院交通学院院长程森作“新能源汽车海外技能人才培养的创新实践”主旨演讲

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新能源汽车技术教研室主任王忠文作“匠心筑梦 智赢未来——广汽产业学院深度产教融合之路”主旨演讲

德国客尼技术教育集团大中华区市场公关廖一衡作“德国客尼教育集团产教融合人才培养”主旨演讲

中教云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数字出版中心总监关云霞作“新能源汽车领域人才培养优秀案例研讨”主旨演讲

广东省职业技术教研室副主任吴细芬为优秀案例分享作总结点评,指出本次研讨会聚焦新能源汽车领域的人才培养,发言嘉宾们从企业、培训机构和院校不同的视角探索交流新能源汽车领域技能人才的培养实践案例,各有特色,精彩纷呈,值得学习和借鉴,高度肯定了参与分享的院校企业和机构在新能源汽车人才培养方面的多样性和创新性。她强调,新能源汽车领域的人才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府、学校、企业和社会各界紧密合作、深度融合与创新驱动,为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

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技术教研室副主任吴细芬为案例分享作点评

圆桌访谈现场,伊晓浏副院长主持访谈会

研讨会还开展了以“新能源汽车紧缺技能岗位人才供需及培养情况交流分享”为主题的圆桌交流活动,特邀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人力资源处校企合作经理杨双喜、小鹏汽车黄埔宏景服务中心总经理徐国华、广州市交通技师学院汽车与能源产业系主任王光林、深圳技师学院交通学院院长程森、中国质量认证广州分中心部长陈文武、德国客尼技术教育集团大中华区总经理梁利滨、中教云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万可谦进行访谈,进一步分析研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急需紧缺岗位人才培养情况,校企合作过程中的经验、挑战,对未来新能源汽车转型与持续发展建言献策,并提出适应数字经济时代的新能源汽车领域人才培养的新思路和新路径。广州市交通技师学院副院长伊晓浏主持了访谈活动。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人力资源处校企合作经理杨双喜在圆桌访谈上发言

中国职协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宋娟作会议总结

中国职协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宋娟作会议总结。宋娟会长介绍了中国职协的基本情况,以及此次研讨会的背景,高度肯定了广东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具有全国领先性,产业链布局完整,政府、企业、院校及行业协会合作紧密,分享的案例也具有典型代表性和示范意义。她指出,此次案例分享会,汇聚大型龙头汽车行业企业、重点技工和职业院校和行业组织和单位,参会群体结构丰富,在各自的视角和经验领域做了充分的交流和探讨。她表示,中国职协新能源汽车领域人才培养案例征集得到了政府、企业、院校及行业协会的大力支持,广州市交通技师学院为大会的顺利举办也做了大量周密细致的准备工作。

宋娟会长提出,接下来中国职协将对收集到的优秀案例和此次会议研讨成果整理汇编形成研究报告,并系统梳理新能源汽车领域紧缺岗位,形成《新能源汽车领域关键紧缺岗位人才发展报告》,有针对性提出赋能企业高效培养紧缺岗位技能人才的建设方案,并联合广东省职协,发挥多方资源优势、能力专长,结合建设方案,在广东地区选取合适的企业和院校开展试点工作,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完善试点经验。

参观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及实训基地

研讨会结束后,任惠霞书记陪同与会领导和嘉宾参观了学院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及实训基地。来宾们对学院产教深度融合的现代化的实训场地、先进的实习实训设备、一体化的教学模式、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以及“人文与技能并重 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并举”的人才培养特色给予了高度评价。

本次新能源汽车领域人才培养优秀案例研讨会汇聚各方参与,碰撞智慧火花。政校行企联合探索技能人才培养评价创新模式,共同就案例涉及的新能源企业相关岗位的技能人才培养、评价、使用等情况展开研讨交流,大家共享前沿理念、共探教学改革,共商产教融合,为下一步开展相关岗位的标准建设、评价题库开发等奠定基础,有助于院校紧跟行业趋势,精准对接企业用人需求,提高技能供给适配度,对推动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广州市交通技师学院作为此次会议的承办单位,高度重视此次活动,成立专门工作小组,提出完备的会议筹备方案,做好各项会议组织服务,确保研讨会顺利召开。通过分享,展示了学院与广汽集团等企业开展产业链的融合,建设产教联盟,产教融合一体化来培养人才的办学经验及成果,也了解了其他院校和行业头部企业的先进育人经验和前沿知识,促进了学院与企业、行业协会及兄弟院校之间的交流,为学院的办学和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学院将借承办此次研讨会的契机,积极学习借鉴先进经验,紧密围绕产业变革新动向,持续深化校企协同育人,服务粤港澳大湾区行业产业发展,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积极打造人才链支撑产业链发展“广州样板”。

合影

广州市交通技师学院作为广东省唯一一所以“交通”命名的技师学院,致力交通专业高技能人才的培养。构建了包含校企合作全模式落地、全品牌合作、全员订单培养、全工种培训的“四全”产教融合体系。牵头成立广东省智能网联与新能源汽车产业职教联盟和广东省物流业产业集群职教联盟,成功建成广汽埃安(交通)产业学院、华为ICT产业学院及京东智能供应链产业学院等3个产业学院,与宝马、特斯拉、捷豹路虎、比亚迪、东风本田、宁德时代、长安、广汽丰田、中德客尼等10个国内外知名新能源汽车品牌建立校内培训基地,打造了围绕“大交通”产业链和“产教评”生态链融合的校企职教联盟共同体,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交通技能人才支撑。

学院打造国际化技能人才培训高地。建成中德机电培训基地、中德新能源汽车培训基地。取得德国TUV·SUD南德新能源汽车高压安全带电作业资质和香港机电工程署车辆维修技工(电动车维修)EVL、EVH及车身维修资质认定,成功申请通用航空器和无人驾驶航空器起降点。为推进区域产业高质量发展,服务社会,实现交通强国做出了贡献。


(撰稿:行政办公室 汤宁)